【城中歷史遊】重溫老屋邨的味道 石硤尾美荷樓


香港一直以來都是山多地少,即使透過移山填海的工程來增加用地,亦難以解決因土地不足所引發的住屋問題,雖然時代轉變,但香港房屋數量依舊短缺,惟生活空間卻改善了不少;回顧昔日的香港,相信不少老一輩的港人仍對當年的徙置大廈記憶猶新,但對於年青一代來說,想要認識這段歷史的話,就只有到石硤尾的美荷樓,才可以體驗當年的草根生活了。


在四、五十年代,因為中國發生國共內戰,令不少中國難民湧入香港避開戰禍,大枇滯港難民更於香港各區自行以木材搭建起寮屋,但生活條件十分惡劣,其中石硤尾一帶的寮屋區更於1953的12月發生大火災,傷亡慘重,其後迫令港英政府面對問題,於是興建呈「H」形的6層徙置大廈,安置災民。


現時大家所見的美荷樓,就是於1954至1963年間所興建的其中一幢徙置式公屋,當年原址共有二十九座,樓高六至七層的同類型樓宇,每個單位為一百二十平方呎,需容納5個成人,而單位內是無水電供應,想沖涼、解決生理需要,或取水用的話,就要去到設在中央位置的公共水龍頭、廁所及浴室,可想而知,當年的生活環境非常簡陋。


至於煮食方面,各個單位都會在自家門前的公共走廊設爐灶,而此條走廊亦是各家各戶的聯誼之地,因為很多居民都會在晚上走出屋外乘涼及聊天。


有趣的是,部份單位之間的牆壁上,會有一個長方形小孔,用於通風。直到1973年,香港房屋委員會成立,而徙置區改稱為石硤尾下邨第15座,到了1981年,該批建築物獲得改建,單位加設有獨立廚房及廁所,並再改為第41座及命名為美荷樓。


今天的美荷樓已不再是當年的徙置大廈,經過活化工程之後,成為集現代化旅舍與博物館於一身的建築物,更是石硤尾的旅遊景點之一。地面與一樓的位置,設立了「美荷樓生活館」,免費開放給市民及遊客入內參觀,當中以圖片、文字及影片,重現當年石硤尾徙置區的生活點滴。


另外,館內更以不同比例的模型,重現昔日大廈內的公共浴室、洗手間、居住單位及雜貨店等場景,造型相當迫真;還展出了超過一千二百多件,十分珍貴的藏品和四十多段口述歷史,令每位參觀的旅客,有更深入的體驗。


遊覽完生活館之後,大家還可以到地面的懷舊冰室,享用各式各樣的美食及餐飲。還想更深入體驗昔日美荷樓的生活,大家還可以入住由單位改建而成青年旅舍,當中設有不同的房型,包括有雙人房、家庭房及多人房等,情侶渡假或好友聚會,又想有獨特的主題,美荷樓之旅,也許是不錯的選擇。



INFO:

美荷樓生活館
地址:九龍深水埗石硤尾邨41座
電話:+852 3728 3500
官網:www.meihohouse.hk

來源:堅。離地城



內容贊助:Aiyo0o 哎喲零噢anlander

╴Instagram:@kennechu
╴Facebook:@堅。離地城(Kennechu.info)
╴網店購物:Aiyo0o 哎喲零噢
╴旅行優惠:Klook